自然指数表明,中国最具实力的学科领域为化学,中国所有的自然指数论文中有二分之一涉及化学。
我们现在进行全面的国际化,正式进入欧美主流市场。12月25日,一位业内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,中国企业针对欧美市场的license-out(对外授权)生物类似药几乎没有,因为欧美市场监管严,当地药监局需要对临床数据、生产厂房等进行严格的审核。
我们是希望在很快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产品上市,但是具体的时间现在还不好披露。上述业内人士指出,中国鲜有药企针对欧美市场的license-out生物类似药,大多数是针对处于研发或临床中未成熟的产品进行合作。不过,对于此次合作,甘李和山德士都表现得较为谨慎。目前甘李研发的甘精胰岛素已经进入三期临床,在此次临床结束后,甘李药业将获得该胰岛素在欧美临床的最新数据。都凯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:我们采取的策略是由边缘向主流逐渐过渡,最早通过一些相对新兴的市场,也就是非规范市场(起步),然后逐渐进入最主要核心的新兴市场,包括金砖四国。
都凯表示,这将更加能证明,甘李药业的药品在欧美质量标准下和欧美临床上的有效性和安全性,也让中国患者对中国制造的产品更有信心,这将对甘李药业在国内的销售有促进作用。其产品基本上覆盖了长效、速效、中效等各个类型的胰岛素。别人都住学区房了,都上好学校了,你家孩子就要输在起跑线上啦,你急不急?简而言之,现在的博弈模式已经从拼数量转变成了拼质量。
这个数字很有意思,二胎数量竟然超过了一半,因为2016年放开二胎,所以这两年二胎迎来了大爆发。当环境越来越好之后,形势慢慢产生了变化。这就是正在发生的事情,养一个孩子的成本飞速上涨,比房价涨的都快。下面这张图才可怕:由于生孩子总是需要女人来干的,所以我们来看看每一年女性人口的出生数。
从一年1400万人,降低到一年600万人,少了一半还不止。要想维持一个社会正常发展,那么生育率应该在2.1左右,在中国房价最高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,生育率只有可怜的0.7,这是全球最低的生育率。
图片来源:Pixabay本文转载自读者文摘微刊。如果你不这么做,你同样会面临强大的社会压力,因为别人都吃进口奶粉,如果你还吃国产奶粉,那你在朋友中都抬不起头来。别说是宽松政策,就算出台奖励政策都没用,因为拼质量模式是不可能再切换到拼数量模式了。太多人过于关心短期内的经济,却忽视了长期的趋势。
如果你没钱还生了好几个儿子,将来儿子都娶不到媳妇。之前在讨论是否放开二胎的时候,很多专家担心一旦放开,老百姓就会乱生,但很快数据就打了专家的脸。今天我看到了这样一张图,想和大家分享一下: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,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1723万人,其中一胎占比42%,二胎占比51%,三胎及以上占比7%。现在我们基本可以确定两件事,第一,人口老龄化是一定的。
中国生育率最高的时候是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,那时候生育率都在5以上,特别需要强调的是1963年,这是三年自然灾害结束之后的第二年,中国生育率达到了一个巅峰——7.5,是现在上海生育率的十倍。当环境恶劣的时候,你不知道孩子能否活到成年,因此为了繁衍后代的效果最大化,你就必须要生下尽量多的孩子,然后期待其中有足够多的人能活到成年。
只要你能告诉父母自己的产品比别人的产品好一点点,那么父母就会花费数倍的价格来买你的产品。相信80后90后这一代人都会有很多50后60后的叔叔阿姨。
一旦出生率下降,就再也回不去了。中国经济长期向好,这个没有任何问题,但是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,如果人越来越少了,这个经济体的未来肯定是暗淡的,日本就是一个例子。为什么生活越好越不愿意生孩子?要解释这个,就要用到进化心理学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我反而建议你应该多生,为什么呢?因为当你孩子长大的时候已经是2040年以后了,到那时候房子比人多。我估计很快就要出台鼓励生育政策,但效果只能说呵呵。90后最大的已经28岁,90-95年的女人基本上是现在生孩子的主力,从图中可以看出,这个年龄段的女性人口正在锐减,一直要跌到2003年,才有了一个小反弹。
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,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,房价越高,生孩子的意愿就越低。从85年到90,中国人口出生出现了一个小高峰,从90年开始,人口出生就持续下降。
悲观的预测是,在5年内,每年的新生人口将跌破1000万,10年内,新生人口将跌破800万,而且这个过程几乎是不可逆的。经济越是发达的地区,结婚率就越低,比如上海的结婚率还不到贵州的一半。
于是,养孩子就会变成一种奢侈品,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起的。光一个学区房就吓倒了一片人,而且妈妈们的攀比心理是治不好的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预期和现实的巨大差距?因为专家学者们没有意识到经济环境的变化是比政策更有力的东西。想要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立足,没有几百万现金是不行的。出生率即将迎来断崖式下降 2018-12-19 15:39 · 李华芸 一旦生育率下降就不再上升了,这是不可逆的。因此还不如把所有资源都投资在一个孩子身上,确保将来他能成家立业
今后,公众将以更便宜的价格用上质量疗效有保证的仿制药,而在带量采购试点政策将进一步扩大的预期下,药企的竞争格局也将发生巨变。价格降低对于老百姓来说是利好的,仿制药本来就不应该是高毛利的,应该回归到正常的价格水平上去,实现用便宜的钱买到质量好的药,这是未来的整体发展方向。
对此,正大天晴董秘公开表示:肯定不会做赔本生意。仿制药告别高收益时代,药企赚钱以后要靠创新 2018-12-19 14:27 · 李华芸 厄贝沙坦降价60%,恩替卡韦降价90%……随着4+7城市带量采购结果出炉,药价再降,仿制药替代原研药效果明显,25个谈判成功的品种中仅有3个原研药入选,其余均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。
药价挤水分药企不亏钱记者梳理发现,此次的25个品种中,单片价格在1元钱以下的就达12个。截至12月7日收盘,两个交易日内医药上市公司市值蒸发逾2000亿元。
仿制药降价成方向实际上,此次的4+7带量采购只是试点,对于大多数公司影响并不大,为何对医药市场形成如此大的冲击?羊城晚报记者注意到,中国药品招标政策研究专家耿鸿武日前在一次线上直播中指出,此次带量采购政策对医药市场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冲击。未来价格联动速度和获得患者的增量还在测算。拟中选药品价格大幅下降,根本原因是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模式下,既往包含在销售价格中的销售费用、市场推广成本等水分没有存在必要了。其中降幅最大的为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分散片,其拟中选价为0.62 元/片,降幅达到96%。
挤掉的主要是销售费用等水分,药品生产企业还是能赚钱的。从公示结果来看,仿制药对原研药的替代效应明显加快。
这样一个几乎可以说是大获成功的带量采购结果,除了让患者有望用上更便宜的好药之外,也将改变药企的竞争格局。原研药吉非替尼片降价76%,福辛普利钠片降价68%,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比低25%以上。
公示结果显示,31个试点通用名药品有25个集中采购拟中选,与试点城市2017年同种药品最低采购价相比,拟中选价平均降幅52%,最高降幅96%。其中,25个拟中选品种中,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22个,占88%,原研药3个,占12%,仿制药替代效应显现。